個人介紹:
1949年生于西安。
1977年就讀于重慶師范學院中文系,1982年本科畢業到四川美術學院任教至今。1985年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學習。
現為四川美院教授、碩士生導師,西安美院客座教授、博士生導師,西安美院中國當代藝術教學研究中心主任,重慶市美術學學科帶頭人,重慶市文史研究館館員,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專家。
研究領域
當代藝術理論與批評,藝術展覽策劃。
主要研究成果
出版有《美術形態學》、《美術批評方法論》、《從中國經驗開始》、《王林論繪畫》、《在場——王林論當代藝術家》、《追問——王林論當代藝術》、《第一種民間記憶——王林教學工作營紀實》等15部著作及50多種編著。在海內外發表美術評論及理論研究文章《求證真實是歷史闡釋的基本追求》、《間指的作用——重讀科蘇斯<一把和三把椅子>》、《個人性、反傳統與重建文化民間——對“八五新潮美術”的再思考》等800多篇。
《美術批評方法論》、《美術形態學》兩部著作分別列為十五和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。
作為《與歷史同行——四川美術學院的藝術追求》總主編,獲得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(2014年)。
曾策劃1991—2000年《中國當代藝術研究文獻展》1—6回及巡回展,前后30多次展覽,在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等全國近二十個城市展出。曾策劃1996年首屆《上海(美術)雙年展》(上海美術館)、2007年《卡塞爾文獻大展50年——移動的博物館》中國展學術研討會(重慶美術館)、2009年《首屆重慶青年美術雙年展》(重慶國際會展中心)、2010年《中國性——2010當代藝術研究文獻展》(蘇州本色美術館)、2011年《第54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平行展:破碎的文化=今天的人?》(威尼斯藝術學校)、2012年《第13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平行展:世紀遺痕與未來建筑》(威尼斯本博宮殿)、2013年《第55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平行展:未曾呈現的聲音——中國獨立藝術展》(威尼斯軍械庫)、2015年《自選方式——1985—1989四川美術學院自選作品展回顧與文獻展》(重慶當代美術館、湖北美術館)等上百次藝術展覽及學術活動。